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尽管现在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危机,但由于全球自然保护工作重点针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018年至2022年,TNC中国项目与河南省林业局合作,共同在淅川县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致力于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结果表明,近自然精准生态修复技术在植被存活率、生态功能恢复、降低水土流失方面效果显著,对示范区的修复成效显著。
2023年3月21日的国际森林日,TNC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围绕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北京市密云库区五座楼林场开展近自然多功能森林经营研究并建设典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示范区,是双方首期合作的两个方向之一。
第28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强调湿地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我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既美好又脆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和恢复这些支撑人类福祉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
12月18日,“第一届国家公园治理体系研讨会——国家公园多方参与关键制度建设”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探讨了中国国家公园治理过程中面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方向路径,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多方参与制度,形成国家公园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机制。
12月15-17日,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TNC合作的“3000+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护员综合技能培训项目”首期培训在成都举行。培训旨在按照“一专多能”理念,通过知识和综合技能学习,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巡护人员讲解、宣传等方面能力,促进巡护监测体验、典型故事及保护成果依法有序向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内容与活动转化,为巡护员创造更好工作空间、强化获得感,助力社区发展。
纽森夫人认为,虹旭生境花园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案例。
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会见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行。双方回顾了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并就围绕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商签相关合作框架协议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从2018年开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老牛基金会等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在锡林郭勒盟草原开展草地智慧管理项目,以多年草地生产力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不同类型草地月动态生产力系数,后根据每年5月(草地返青的时节)草地实际生产力,预测年度草地生产力月动态变化曲线,并以此制定合理的载畜量与季节性放牧管理制度,旨在保护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产功能优势,为草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四川大熊猫小种群项目联合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对2019年6月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建的大熊猫产仔洞进行野生动物利用情况调查。
4月19日—21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腾讯公益基金会参与的E-STEM教学宝典项目交流会及观课系列活动在深圳市成功举办。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于2019年7月,作为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目标是推动滇金丝猴及栖息地整体保护。网络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局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共有27家成员单位组成。
企鹅花园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动的“美丽深圳社区共建花园”在南山区蛇口片区的项目之一。该花园入选2020年度“深圳市社区共建花园十佳花园”。该项目由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蛇口社区基金会承办,草图营造执行,中国TNC提供生境花园技术支持,蛇口街道及海欣工作站提供政策及资源支持,太子湾学校师生及周边市民参与设计、营建和管养的全流程。
为了推动滇金丝猴及栖息地整体保护,2019年7月正式成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网络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局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是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网络实行保护管理机构、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广泛参与的联合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