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 | 2021年第1季度简报

  • 日期:2021.04.28
  • |
  • 来源:TNC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于2019年7月,作为云南省首个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网络,目标是推动滇金丝猴及栖息地整体保护。网络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局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共有27家成员单位组成。


滇金丝猴保护网络合作平台建设

01

网络分享课

2021年1—3月,网络共组织2次线上分享课——“想象与分享:从黑猩猩研究看人类心智”和“自然保护地成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分别邀请国际灵长类学会原主席松泽哲郎教授和中国环科院生态所自然保护地研究室主任王伟博士进行主题分享和,听课人数近300人次。这是网络首次邀请国际专家线上授课。



02

平台宣传

2021年3月,网络合作伙伴蚂蚁森林团队与YGF围绕网络目前开展的工作进行访谈,蚂蚁森林团队随后分别到云龙、维西和德钦对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项目和自然保护地项目进行采访和拍摄。


图源:YGF

03

新增成员

2021年3月,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向网络秘书处提交了申请表,13家发起单位经讨论,同意梦南舍成为网络第27家成员单位

04

企业参与

2—3月,众安保险和众安科技公司考察了老君山、兰坪云岭、白马雪山维西塔城等滇金丝猴保护地,就公益赠险、滇金丝猴生态友好产品开发、技能培训工具等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展开详细调研,并确定了第一批支持项目。


众安保险与大理大学在云岭自然保护区拉沙山考察 | 摄影:廖灏泓/TNC


由腾讯公益基金会和腾讯优图支持的“AI技术在滇金丝猴个体识别的应用”项目开展前期调研和第一轮测试。


图源:邱山川/腾讯

05

“滇金丝猴3000+小额赠款项目”

一期结项验收

除大理大学实施的“放牧对拉沙山猴群栖息地的影响评估”经申请获准延期继续深入实施外,2019年7月启动的“滇金丝猴3000+小额赠款项目”第一期6个项目完成结项验收


云岭拉沙山景观——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滇金丝猴栖息地正产生深远影响

摄影:廖灏泓/TNC


全境调查监测、巡护管理和保护能力提升


1—3月,在新智感科技公司的支持下,“滇金丝猴全境网络巡护管理平台”完成对老君山、巴美、云龙、云岭4个保护地区域的1.0版应用定制开发,并开展测试和第一轮迭代。


图片来源: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


滇金丝猴栖息地恢复和廊道建设

01

滇金丝猴全境栖息地廊道恢复科学规划

1—2月,由网络核心工作组、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长安大学、天津大学等组成的团队,通过遥感制图、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滇金丝猴全域分布区及周边连接区域共超过1.5万平方公里进行第一轮分析,识别出栖息地破碎化较严重的部分区域,为本年度亟需的造林修复计划提供支持。接下来的半年,专家团队将在更精细尺度上继续完成全部猴群栖息地的廊道恢复规划。


发生较严重破碎化的云岭拉沙山猴群栖息地 | 摄影:刘宽新


2—3月,受全境保护网络的委托,在云岭和云龙天池保护区的支持下,昆明昙宇科技公司完成拉沙山和龙马山165平方公里滇金丝猴栖息地的无人机航拍野外作业,并进入室内数据分析阶段。该航拍是针对猴群栖息地的首次大规模航拍监测工作,历时半年完成;开展航拍的拉沙山和龙马山也是目前开展滇金丝猴栖息地廊道恢复的重点区域,所得分析结果将对全域栖息地廊道恢复规划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昙宇科技团队在拉沙山开展无人机航拍 | 供图:沈金祥

02

滇金丝猴栖息地恢复和廊道建设实施

2021年3月,网络成员单位YGF联合TNC及昆明逸境生态咨询有限公司前往滇金丝猴栖息地大理州云龙县、怒江州兰坪县及迪庆州维西县滇金丝猴栖息地进行蚂蚁森林第三期项目的造林地块调查工作。通过与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维西分局沟通和实地勘察,规划出2021年度的造林规模为华山松、云杉和冷杉约53.55万株,涉及地块约5400亩。下一步,项目将根据勘察地跨和数据编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并进行专家评审。


兰坪造林地块(左)设计人员地块勘察现场(右)| 摄影:白文


填补保护空缺:

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建设和社区综合保护

01

德钦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

村民参与社区巡护,获得巡护基金奖励

首期巴美巡护基金按1万元/小组标准设立,用于支持巴美保护地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的社区巡护工作。该项基金启动后,巴美保护地8个小组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每月开展社区巡护一次。


现阶段巴美社区巡护工作主要为清除保护地范围内的垃圾,同时记录巡护过程中发现的野生动物痕迹及人为干扰。1月底,德钦白马共管协会和巴美塔玖协会走访了巴美保护地8个小组,向社区代表发放了1万元/小组的巡护基金奖励。

支持社区发展,

15名学生获得巴美保护地教育奖学金

塔玖协会在8个小组中征集了巴美大学生名单,经过德钦共管协会的遴选和调查,确定为15名大学生发放教育奖学金,人均约2000余元。

巴美野外巡护及巡护基金发放 | 图源:巴美塔玖协会

保护地监测按时进行,

红外相机数据回收及电源更新工作启动

3月底,塔玖协会理事长斯南吉层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多轮往返回收红外相机数据并检查更新设备,该项工作持续至4月中旬完成;并与乡村之眼合作开展野外巡护监测工作专题拍摄。

巴美野外监测途中 | 图源:巴美塔玖协会

“蚂蚁森林-德钦巴美滇金丝猴保护地”立牌

3月下旬,在德钦共管协会及巴美塔玖协会的努力下,“蚂蚁森林-德钦巴美滇金丝猴保护地”在巴美村巴堆小组正式立牌,该标识牌的竖立将见证巴美保护地的变迁。

图源:巴美塔玖协会


02

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

保护管理

2021年1月,丽江老君山管理局正式与丽江市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老君山中心)签订了《云南省丽江市“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授权协议》,授权老君山保护中心全面开展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授权期限自2021年至2031年,为期11年。同时,老君山中心与丽江老君山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签署《丽江老君山滇金猴保护站及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自然中心公益项目合作协议》,授权老君山中心对保护站进行运营维护和管理,为期10年,双方合作共建老君山滇金丝猴自然中心。


3月1日,云南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上线蚂蚁森林,仅需1900g能量就能守护1平方米的滇金丝猴栖息地,共有5070万人次参与在线认领。


蚂蚁森林将支持老君山保护地50.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开展持续10年的保护工作,由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老君山管理局、TNC和YGF提供全面支持,由老君山中心负责实施。


社区发展

2月3日,在新春佳节到来前,老君山保护地团队对利苴村20位贫困孤寡老人进行新春走访慰问。工作人员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增强了老君山保护地与社区的友好邻居关系。


2月5日,老君山中心与石头乡政府、利苴村委会、石头完小、桃花完小、利苴完小等机构代表在滇金丝自然中心举办新春座谈会。会上,大家对老君山保护地的社区参与巡护、社区自然教育和社区可持续替代生计等主题进行讨论,达成合作意向。

图源:丽江老君山保护中心

项目宣传

2月,《老君山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2020年报》正式发布,并获得广泛转载,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因此获得丽江市生态环境局、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发布)等政府部门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

图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然教育

2月至3月,根与芽北京办、复星旅文集团和丽江旅游投资公司先后到老君山保护地和老君山滇金丝猴自然中心考察。

  • 北京根与芽团队与老君山中心就老君山保护地社区(学校)自然教育、青年领袖培育项目等合作进行探讨;

  • 复星旅文集团与老君山中心建立滇金丝猴保护主题夏令营合作意向;

  • 丽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保护中心共同探讨联动老君山黎明片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研发老君山主题文创产品等合作项目。

滇金丝猴自然中心 | 摄影:邓安妮


网络成员单位简讯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那仁-萨勇滇金丝猴社区保护地工作进展


春节驻村

春节期间驻村一个月时间,为乡村之眼的培训做前期准备,在那仁、萨勇两村发放摄影设备;调查萨勇的神山圣境和山水文化,录制新年祝福视频,组织故事会、画家谱等传承活动,春节期间村民自发记录了玛尼唱经、老村故事文字等;参加那仁的集体活动,协助村民拿起相机拍摄村庄活动,组织村内中小学生画家谱、捡垃圾等活动,起草那仁的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规划。

那仁学生捡拾并处理村内垃圾(左)那仁村民拍摄村内活动(右)

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山水+乡村之眼“村民摄影师培训”

4月上旬,桃花盛开的季节,山水云南团队与乡村之眼开展合作,在那仁萨勇滇金丝猴社区保护地圆满完成了“村民摄影师培训”活动,那仁村、萨勇村共计10余名村民参与了学习和外拍,并剪辑、制作出各自的作品,在村内放映后大获好评。期待村民摄影师们可以坚持拍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把自己村子的故事讲给更大的世界。此外,恰逢山水四川大熊猫保护团队到村考察,来自四川的“三下乡”团队为雪域高原上辛勤劳作的村民们,开展义务医疗咨询服务。

那仁、萨勇两村学员大合影(左)| 摄影:袁锦欣

学员特写(右)| 摄影:刘云帆


滇金丝猴保护科学进展


生态限制模型 (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 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或取食时间、和/或减少休息时间。果食性灵长类为取食斑块分布的高质量食物资源 (如果实) 而存在群内分摊竞争 (Within-group scramble competition),很好地验证了生态限制模型。


为了检验温带叶食性灵长类滇金丝猴是否适用于生态限制模型,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肖文研究员团队和西南林业大学崔亮伟教授团队联合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对分布于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展10余年监测,猴群数量从2009年的100只,增加至260只,并在2018年较为稳定地分为2个猴群。通过比较同域分布的大群 (170只) 和小群 (100只) 冬春季的日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分配,发现春季和冬季滇金丝猴大群比小群的日移动距离更远;虽然春季较大群减少了社交时间、增加了移动时间,但是冬季两群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此外,春季,大群相对于小群成年和青少年个体减少了社交时间,而成年雌性却增加了移动时间;冬季,大群的成年雌性增加了休息时间。该研究证实了滇金丝猴群内内存在分摊竞争,且春季分摊竞争的强度更高,符合生态限制模型。


该文章发表在兽类学报杂志,文章第一作者为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王浩然,西南林业大学崔亮伟教授和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黄志旁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下载链接:

http://www.mammal.cn//CN/10.16829/j.slxb.15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