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拉开大幕,本届艺术季的主题为“共栖”,旨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在开幕式举办场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TNC“生命之态”影像展在室外空间向公众展示;在白猫主展馆中,一楼室内一个占地千平的“生境花园”——“风土水灵∙生境空间”由TNC携手ANOTHER_.团队创作;主展馆之外,还有一个改造邻接滨江绿地的滨水生境花园示范点,与室内生境空间相互联动。
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会见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行。双方回顾了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并就围绕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商签相关合作框架协议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老河沟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是岷山北部山系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的咽喉。2010年,TNC较早地捕捉到了社会公益资金进入生态保护的契机,在这里开始第一次尝试把保护地委托给民间机构管理。如今,老河沟社会公益保护地已试点超过10年,保护成效明显,原有的盗猎、滥采、毁林活动已经基本杜绝,野生动物遇见率显著提高。从林场到保护地,从“竭泽而渔”到生态脱贫,改变,已然发生。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TNC上海保护项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践行动,我们希望通过生境花园示范实践,逐步促成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建立更多城市小生境,并打通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和廊道,提升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居民接近高质量绿色空间的通达性,满足居民对于亲近自然的渴望,让社区居民乐享绿色空间所带来的生态福利,实现项目助力上海生态之城的愿景。
6月8日,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2022年首期自然保护公益沙龙——“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线下线上同时举行。作为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合作项目重点成果之一,TNC中国海洋项目发布了《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推出“从源头到河口”系列文章,分别介绍河流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洄游鱼类的价值、河流生态系统和洄游鱼类的流域管理、有关鱼类洄游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与大家共同了解河流和洄游鱼类。
2022年,在希尔顿全球基金会的支持下,TNC中国云南项目延续传统,启动了新的替代能源项目。这一项目不仅包括为农村居民提供替代或节柴能源设备,还包括为野外工作站提供太阳能发电板。目前,该项目已全部执行完毕。
4月13日,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助力四川省农业低碳发展项目咨询会在四川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信息农经所)成功举办。该项目是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先正达基金会(SFSA)、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四川省农科院信息农经所合作开展。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事不宜迟。3月的内蒙古,虽然寒风料峭,但是为春耕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开来。TNC工作人员在商都县小海子镇与农户座谈。摄影:兰科其/老牛基金会受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县委党校、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小海子镇政府的邀请,日前,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内蒙古项目赴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小海子镇及和林格尔县保汗沟村等地,开展了以旱作农业为主题的技能培训活动,推广可持续旱作农业技术,为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可持续农业总监李颖女士发表致辞。来源:TNC3月30日,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北衡水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小麦专业组和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中国保护性耕作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指导,先正达集团中国/中化现
3月15日—31日,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阳光林” —— 大熊猫小种群栖息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一期)在什邡市蓥华镇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