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拉开大幕,本届艺术季的主题为“共栖”,旨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在开幕式举办场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TNC“生命之态”影像展在室外空间向公众展示;在白猫主展馆中,一楼室内一个占地千平的“生境花园”——“风土水灵∙生境空间”由TNC携手ANOTHER_.团队创作;主展馆之外,还有一个改造邻接滨江绿地的滨水生境花园示范点,与室内生境空间相互联动。
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会见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行。双方回顾了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并就围绕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商签相关合作框架协议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老河沟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是岷山北部山系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的咽喉。2010年,TNC较早地捕捉到了社会公益资金进入生态保护的契机,在这里开始第一次尝试把保护地委托给民间机构管理。如今,老河沟社会公益保护地已试点超过10年,保护成效明显,原有的盗猎、滥采、毁林活动已经基本杜绝,野生动物遇见率显著提高。从林场到保护地,从“竭泽而渔”到生态脱贫,改变,已然发生。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TNC上海保护项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践行动,我们希望通过生境花园示范实践,逐步促成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建立更多城市小生境,并打通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和廊道,提升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居民接近高质量绿色空间的通达性,满足居民对于亲近自然的渴望,让社区居民乐享绿色空间所带来的生态福利,实现项目助力上海生态之城的愿景。
6月8日,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2022年首期自然保护公益沙龙——“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线下线上同时举行。作为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合作项目重点成果之一,TNC中国海洋项目发布了《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推出“从源头到河口”系列文章,分别介绍河流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洄游鱼类的价值、河流生态系统和洄游鱼类的流域管理、有关鱼类洄游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与大家共同了解河流和洄游鱼类。
11月11日,第二届数字国际熊猫节·首届汶川汶创HUI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隆重开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数字珍藏《人·自然·大熊猫》在开幕式上全球首发。本系列数字珍藏通过将大熊猫与色彩鲜艳的插画背景结合,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4个温暖动人的故事,呈现出大熊猫国家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在此“伞护网”下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2022年11月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湿地保护网络论坛在线上举办,主题为“湿地网络助力中国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是中国各湿地保护网络首次联合举办会议,旨在汇聚各网络经验和各利益相关方智慧,分享湿地保护经验与实践行动,助力中国湿地保护创新,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1月9日下午,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东道国活动之一,2022年黄河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暨黄河湿地保护网络培训班在线上举办。本次年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TNC联合主办,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协办。来自国家林草局、TNC、科研院所、黄河流域9省区湿地网络成员的230余名代表参会。
10月28日下午,湿地减排潜力分析及实践研究启动会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京办公室及线上同步举行。该项目由TNC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启动,旨在评价未来中国湿地的温室气体增汇减排潜力,为我国湿地减排增汇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持。
日前,来自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6个保护区(云龙、云岭、高黎贡泸水、白马雪山维西)3个保护地(老君山、巴美、芒杏河生态保护协会)的一线滇金丝猴巡护员,以及保护局宣教部门工作人员齐聚云龙天池,共同完成了“影像培训”第一阶段课程。
“一起向蔚蓝”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深圳市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承办,腾讯志愿者协会和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协办,得到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的支持。近日,项目开展了第一阶段工作,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