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老河沟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是岷山北部山系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的咽喉。2010年,TNC较早地捕捉到了社会公益资金进入生态保护的契机,在这里开始第一次尝试把保护地委托给民间机构管理。如今,老河沟社会公益保护地已试点超过10年,保护成效明显,原有的盗猎、滥采、毁林活动已经基本杜绝,野生动物遇见率显著提高。从林场到保护地,从“竭泽而渔”到生态脱贫,改变,已然发生。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TNC上海保护项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践行动,我们希望通过生境花园示范实践,逐步促成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建立更多城市小生境,并打通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和廊道,提升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居民接近高质量绿色空间的通达性,满足居民对于亲近自然的渴望,让社区居民乐享绿色空间所带来的生态福利,实现项目助力上海生态之城的愿景。
6月8日,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2022年首期自然保护公益沙龙——“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线下线上同时举行。作为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合作项目重点成果之一,TNC中国海洋项目发布了《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推出“从源头到河口”系列文章,分别介绍河流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洄游鱼类的价值、河流生态系统和洄游鱼类的流域管理、有关鱼类洄游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与大家共同了解河流和洄游鱼类。
4月22日下午,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碳所”)主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研讨会(生态系统碳汇地球日专场)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
4月22日,第5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网易有道词典联合发布“守护自然”单词本,对热门自然保护词汇的英文译法进行规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许多决定和行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做出一些小改变就将对环境影响深远。请为了地球积极行动、努力创新、乐于分享,从这一刻开始,共同承担起这一份责任。这N件简单的事情可以做起来,并分享你的行动。
4月7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提供技术指导、上海美国商会主办的自然沙龙活动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碳中和”。
自2018年千岛湖水基金成立以来,项目团队一直扎根在这儿开展水源保护工作,我们想与每一位关注水资源保护的伙伴,分享千岛湖水基金背后的保护理念和行动策略。
4月8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在四川德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启动500亩“阳光林”种植——大熊猫小种群栖息地修复项目,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首个社会资本支持的大熊猫栖息地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