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气候这一话题已是老生常谈。类似于“地球环境正在逐渐变暖”“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之类的新闻源源不断,让人应接不暇,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也从来不见减少。然而,气候问题未必一定是悲观和无望的。
即使在以长耳闻名的兔子家族中,长耳大野兔也能靠它们标志性的长耳和长腿“兔立兔群”。长耳大野兔不是“兔”,它们是真正的“野兔”。兔和野兔都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包括可爱的pika——鼠兔(鼠兔科)。世界上一共有6种长耳大野兔,让我们来看看每一种吧!
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发现马来熊和人类之间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它们会模仿彼此的面部表情。野生动物专家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严惩偷猎者和贩子以及加大动物保护中心的救助,阻止马来熊走向灭绝。
有时分享观察到的野生动物照片可能会使其陷入危险。这不是在帮助保护它们,而是在引导偷猎者猎杀濒危物种。关于野生动物的信息,什么时候应该分享传播出去,什么时候又该保持缄默?
长久以来,人们总觉得小熊猫和大熊猫、小浣熊有着神秘的关联。总有人会问:“小熊猫是大熊猫小时候吗?”“这不是小浣熊吗?”那么,常被认错的小熊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呢?
你知道“大熊猫小种群”吗?
今天,我们正处在如何看待食物的范式转变中,从一个将人类需求与自然对立起来、损害两者的体系,转向一个在确保长期食物安全过程中发挥自然作用的体系。但全球转型始于区域变革,而食物景观(foodscape)概念有助于在全球雄心和地方实践之间架起桥梁。
通常,人们听到的“绿色科技”(green technology),是指一些诸如碳捕获、地球工程等尖端技术。可能最新的例子,是一种将大气或海洋中二氧化碳清除的新技术。
为使低碳未来早日到来,存在着许多气候解决方案,本文将简要介绍其中之一——碳补偿/碳抵消
8月12日,我们迎来第10个世界大象日(World Elephant Day)。众所周知,由于非法偷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全球大象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CR),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被列为濒危物种(EN)。根据评估,非洲森林象的数量在1984-2015年间降幅超过86%,而非洲草原象的数量在1965-2015年间至少减少了60%。
普通的海滩游客将不会面临波洛克所遭遇的情况。但他相信,采取同样的方法——了解动物、它们的栖息地和习性——可以避免不愉快或痛苦的后果。虽然被鲨鱼咬伤的新闻多次占据头条,但遵循一些安全提示可以帮助将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