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拉开大幕,本届艺术季的主题为“共栖”,旨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在开幕式举办场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外,TNC“生命之态”影像展在室外空间向公众展示;在白猫主展馆中,一楼室内一个占地千平的“生境花园”——“风土水灵∙生境空间”由TNC携手ANOTHER_.团队创作;主展馆之外,还有一个改造邻接滨江绿地的滨水生境花园示范点,与室内生境空间相互联动。
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会见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行。双方回顾了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并就围绕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商签相关合作框架协议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老河沟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是岷山北部山系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的咽喉。2010年,TNC较早地捕捉到了社会公益资金进入生态保护的契机,在这里开始第一次尝试把保护地委托给民间机构管理。如今,老河沟社会公益保护地已试点超过10年,保护成效明显,原有的盗猎、滥采、毁林活动已经基本杜绝,野生动物遇见率显著提高。从林场到保护地,从“竭泽而渔”到生态脱贫,改变,已然发生。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TNC上海保护项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践行动,我们希望通过生境花园示范实践,逐步促成城市生境花园网络的形成,建立更多城市小生境,并打通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和廊道,提升和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居民接近高质量绿色空间的通达性,满足居民对于亲近自然的渴望,让社区居民乐享绿色空间所带来的生态福利,实现项目助力上海生态之城的愿景。
6月8日,在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2022年首期自然保护公益沙龙——“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线下线上同时举行。作为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合作项目重点成果之一,TNC中国海洋项目发布了《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推出“从源头到河口”系列文章,分别介绍河流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洄游鱼类的价值、河流生态系统和洄游鱼类的流域管理、有关鱼类洄游状况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与大家共同了解河流和洄游鱼类。
为了帮助凉山山系的野生“滚滚”们健康成长,TNC都种下了哪些树种?首先请随小自了解下松科松属中的著名常绿乔木——华山松。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河南丹江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坚持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出发,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减少水土流失作为工作核心,多措并举地开展保护工作。
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共繁荣的世界,既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重大挑战,也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累积70年经验后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过去的一年,中国TNC各项目团队继续稳扎稳打,戮力前行,携手合作伙伴,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独一无二的星球。
近日,传奇摄影师麦克.山下(Mike Yamashita)捐赠了其第一个NFT(Non-Fungible Token)收藏收益,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中国的保护工作。麦克.山下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中国一直是他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2021年12月16日,我国首个“生态护林员协会”——绵阳市安州区千佛山生态护林员协会在四川绵阳千佛山自然教育中心正式揭牌。
12月13日至15日,2021年APEC海洋空间规划培训研讨班通过线上方式在厦门顺利举办。来自澳大利亚、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3个APEC经济体,以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际组织,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机构的50余位专家与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