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尽管现在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危机,但由于全球自然保护工作重点针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2018年至2022年,TNC中国项目与河南省林业局合作,共同在淅川县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致力于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结果表明,近自然精准生态修复技术在植被存活率、生态功能恢复、降低水土流失方面效果显著,对示范区的修复成效显著。
2023年3月21日的国际森林日,TNC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围绕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北京市密云库区五座楼林场开展近自然多功能森林经营研究并建设典型森林的多功能管理示范区,是双方首期合作的两个方向之一。
第28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强调湿地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我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既美好又脆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和恢复这些支撑人类福祉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
12月18日,“第一届国家公园治理体系研讨会——国家公园多方参与关键制度建设”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探讨了中国国家公园治理过程中面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方向路径,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多方参与制度,形成国家公园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机制。
12月15-17日,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TNC合作的“3000+大熊猫国家公园巡护员综合技能培训项目”首期培训在成都举行。培训旨在按照“一专多能”理念,通过知识和综合技能学习,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巡护人员讲解、宣传等方面能力,促进巡护监测体验、典型故事及保护成果依法有序向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内容与活动转化,为巡护员创造更好工作空间、强化获得感,助力社区发展。
纽森夫人认为,虹旭生境花园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案例。
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管负责同志在北京会见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女士一行。双方回顾了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并就围绕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林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商签相关合作框架协议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3月2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TNC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暨北京密云近自然森林经营研讨会在密云区召开。经前期多次座谈交流及现地调研,双方商定首期合作以密云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旗舰鸟类栖息地恢复为起点,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携手企业、社区共同探索以提升密云水库流域森林质量、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和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目的综合保护创新模式,打造城市周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示范。
2022年3月10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与中国农业大学、先正达集团中国合作的“润田”项目组,前往河南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王贵庄考察小麦春季长势情况,评估冬小麦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效果。结果显示,小麦出苗和生长良好,预估产量同常年持平。
种树人常说“三分种,七分管”,这在滇西北尤其对。在滇西北,新植苗木管护面临哪些棘手难题?TNC和合作伙伴们想出了哪些解决办法?取得了哪些成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请随小自了解一下吧!
3月9日,由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民政府、杭州市治水办主办,淳安县五水共治指挥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等承办,千岛湖水基金、众安保险协办的“保护母亲河日”主题活动暨“共护秀水·喜迎亚运”四大护水行动启动仪式在淳安县梓桐镇举行。
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大中华理事会理事阎志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全面提升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建议》。
虎年伊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上海市长宁区2022年新一轮生境花园试点陆续筹备启动中,今年新建的8个生境花园主题更加清晰,将在生境花园中嵌入更多社区低碳元素。对于生境花园的建设管理,今年也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比如制定评价标准、及时编制运维手册等。
2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3版(生态)整版发布报道《一起守护自然》,聚焦“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员们一年来的工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