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
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超过65年的切实持久成果。 探索我们如何发展以应对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站。1
保护冰川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避免毁林、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和更好地经营管理现有森林,我们可以为实现气候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2025年3月3日,我们将迎来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主题为“野生动植物保护融资:投资于人类和地球”,一同探索如何共同努力,更有效、更可持续地为野生动物保护投融资,为人类和地球建设一个更具韧性的未来。
11月初,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公布了2023年摄影大赛获奖名单,这些获奖作品涵盖大大小小的生物特写、如诗如画的四季风景,以及陆地和海洋上令人惊叹的探险场景,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世界的力量和她所面临的危机。
2022年度TNC全球摄影大赛落下帷幕,今年摄影大赛的全球参与度创下了历史之最,参赛作品来自19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涵盖六个不同的组别。
意见分歧与冲突不断充斥在新闻资讯和社会信息中,我们又总试图对眼前的问题进行分类,因此气候危机等长期威胁很可能会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中被削弱。然而,IPCC最新报告中的证据表明,国际社会不能让这种情况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发生。
我们这次推荐的4本小说,都对人类世(我们正处于的地质年代)有着长时间的、深刻的理解和观察。
10月17日,以“助力双碳目标 共建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1大梅沙碳中和国际论坛在深圳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论坛现场发布《2021中国城市社区碳中和大梅沙行动宣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14日至15日,COP15生态文明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国内外嘉宾在7个分论坛上围绕不同议题进行讨论,并发布“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倡议。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13日下午,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闭幕,正式通过“昆明宣言”。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CEO詹妮弗·莫里斯(Jennifer Morris)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政策、机构和保护金融主任安德鲁·道依茨(Andrew Deutz)呼吁关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紧迫性。
到2050年,全球人口或将超过90亿。我们也许会觉得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之间可能注定会存在矛盾:毕竟,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对能源、食物、矿产及交通的需求已经破坏了不少地方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就现状而言,我们对大自然中陆地、水域及栖息于此的物种造成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