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草地智慧管理项目

锡林郭勒盟草地智慧管理项目



草原   摄影:林阔成


草原具有涵养水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它又是牧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其生存与生活的根本。草原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关系到牧民的生产。内蒙古作为中国草原和畜牧生产大省,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季节性过牧和区域性超载使其草场近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依据北方草原的特点,项目创新性地提出草地智慧管理体系,并在以锡林郭勒为代表的草原区进行示范和推广。


锡林郭勒盟是典型草原的代表区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2018年开始,中国TNC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老牛基金会等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在锡林郭勒盟草原开展草地智慧管理项目,旨在保护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产功能,示范草地的恢复与可持续利用。





暖牧冷饲是草地智慧管理的核心:季节性休牧、暖季草畜平衡、冷季科学补饲是其三个关键环节。


通过空间和气象技术结合地面矫正草地监测,结合当年的气候情况,准确的确定开牧时间,减少春季萌发期对草地的影响,使草地获得充足生长时间;开牧后应用手持终端,快速评估草地现状,进行草地生产力的预测,并制定出初步的放牧管理方案,动态的确定放牧时间与放牧强度,实现暖季的草畜平衡管理;秋冬季节,结合本地资源,评估草地冷季可提供的饲草量及多方面开发饲料来源,对牲畜进行舍饲的维持性生产。


通过示范,该模式获得牧民和地方政府的认可,项目年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并为其它区域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呼伦贝尔项目


结合前面的项目经验,TNC中国内蒙古项目2021年开始了呼伦贝尔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工作。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草原   摄影:林阔成  


呼伦贝尔绿野广阔、林海莽莽、河湖润泽、黑土肥沃;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森林覆盖率达52.6%。境内有13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林海,8万多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草原,近3万平方公里的湿地,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东北乃至华北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亚“水塔”和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沙地樟子松的原产地,种质资源库;兴安落叶松的故乡;林间及湿地生活着驼鹿、黑熊、灰鹤等野生动物。


与内蒙古其它区域一样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暖化;草地退化、沙化;曾经的过垦等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结合在锡林郭勒的草地管理经验和本地社区特点进行草地智慧管理的示范;结合和林格尔的植被恢复经验计划开展林地修复,并在典型林区开展林地生态管理探索。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