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和林格尔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和林格尔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现状   图片来源:TNC



历史观测和未来模拟预测均表明,内蒙古东、中部地区的气候呈现明显的干暖化趋势,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的巨大挑战。为此,2010年大自然保护协会与老牛基金会等合作伙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开展了以维持北方生态屏障功能为基础的内蒙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以南,属于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的农牧交错带,也是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带,是生态脆弱区。该项目旨在以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大背景,以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为基础,以绿色循环产业模式为发展核心,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NGO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实践干旱半干旱区关键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保护,构建适应于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充分结合的示范区域。并将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


项目起始于一个探索三个示范,逐步过渡到以社区为主体的多方参与,最终形成一套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系统修复工程(Restoration by Design RbD)。


和林格尔项目地修复初期   图片来源:TNC



和林格尔项目地修复后期   摄影:曾楠


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方法  在和林格尔全县范围探索出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方法。应用生态区评估(Eco-regional AssessmentERA)方法,通过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重要生态系统、物种进行评估,以生态区为基础,结合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识别出价值高,且保护代价低的地域作为优先区域。并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关键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现状叠加分析,确定生态修复与保护的优先区域与修复目标。对保护代价(包括人类干扰和自然变化)进行分析,为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明确修复关键区域及修复目标。


综合生态修复示范  项目依据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选择2585公顷退化土地,充分考虑生态修复的多学科、系统性、长效性及区域性;开展基于自然的、综合的、系统的生态修复示范。乔、灌、草相结合;鱼鳞坑、水平沟、谷坊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配合使用、互相结合的综合生态修复示范,以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发挥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基于该项目成功开发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项目,并实现交易;同时获得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 标准)金牌认证,成为内蒙古地区第一个获得该联盟金牌认证的项目。


可持续管理示范  依托完成修复的退化土地的逐渐显示出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有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并进行示范。示范修复后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可以保障可持续生产,可以为社区的经济利益服务;有些可以作为社区盈利的工具。以此带动社区逐步去自觉的维护修复地的安全。使修复后土地可以长时间存在并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水资源管理示范 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的最重要的限制因子,如何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区域的生态与生产,甚至是社区的生活及生存。项目调查发现,面对紧缺的水资源,农业用水占据区域用水的80%以上,而且多为使用地下水进行漫灌的形式,导致当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项目结合区域特点开展旱作农业及节水农业示范,尽量利用天然降水,减少地下水的使用。为维护区域水安全提供探索经验。

 

开发社区发展合作模式:当地社区居民对土地的不合理的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而修复后的土地直接获益的也是当地社区。项目在可持续管理示范的同时也开展社区教育使其明了生态修复与其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其维护修复地的意识。同时在修复地周边也引入新的环境友好、增收的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及机制创新,快速的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应用。将生态修复的成果与社区的经济利益更紧密的关联,激励更多的社区自觉的参与到生态维护中。


项目将一个探索三个示范及社区合作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系统修复工程(RbD):即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修复及可持续发展,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生产的平衡。为内蒙古项目在其它区域的推广提供成熟的经验。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