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礁保护与修复
挑战
牡蛎礁是由牡蛎(也就是生蚝)不断附着在牡蛎壳上生长,聚集和堆积而形成的生物性礁体,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河口、海湾和潟湖等地,是海岸带重要的结构性栖息地。它具有过滤水体、移除水体营养物和防护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也为鱼虾蟹等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因此又被称为“温带的珊瑚礁”,为滨海社区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保障。
牡蛎礁 。摄影:Ian McLeod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长期对牡蛎礁缺乏认识,加之海岸带栖息地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包括过度采捕、海岸带开发、沉积物淤积、水体污染以及病害,全球85%的牡蛎礁已退化消失,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逐渐退化,所在的水生环境也愈加恶化。
我国温带和亚热带海区的潮间带和浅水潮下带广泛分布着牡蛎礁,但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除仅有几处牡蛎礁被调查研究且呈现明显退化趋势外,大部分牡蛎礁因缺乏系统性调查和数据,其分布、现状和受威胁程度仍处于未知状态。此外,我国有关牡蛎礁修复技术以及生态学研究的起步也相对较晚。牡蛎礁作为我国宝贵的海岸带栖息地之一,亟需我们的关注、保护与修复。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摄影:刘青/TNC
策略
为逆转我国牡蛎礁的退化趋势,基于过去20多年的牡蛎礁保护和修复国际经验,TNC自2016年起,与国内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行业学会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牡蛎礁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南、综述报告、知识传播与交流等工作,以推动国内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
例如,2017年启动香港牡蛎礁修复可行性研究,并于2018年、2019年分别在流浮山和吐露港榕树澳水域启动牡蛎礁修复试点项目;2019年在浙江三门县启动基于牡蛎礁修复的三门牡蛎种质资源养护研究项目;2020年在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领导下,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以及《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中牡蛎礁部分的编写,这是我国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次将牡蛎礁作为滨海栖息地的一种纳入海岸带生态系统,并提出了专章专节的调查和修复技术介绍。
在香港流浮山利用水泥石条构建礁体结构。摄影:Kyle Obermann
浙江三门牡蛎礁项目
三门县健跳港曾有着丰富的野生牡蛎资源,特别是位于上游的硬质滩涂区,区内野生牡蛎以自然石砾为底质物附着生长。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河道挖沙、筏式吊养外来牡蛎品种等多重因素影响,这片牡蛎栖息地及其种质资源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2019年,在中国水产学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TNC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健跳港上游的滩涂区启动了以修复牡蛎礁为基础的三门牡蛎种质资源养护研究项目。
在三门养殖滩涂利用石块构建的牡蛎礁。摄影:董大正
该项目基于当地生态特征等因素,利用石块作为底质物和天然牡蛎幼苗,设计并构建了19个约1m高的牡蛎礁。东海所科研人员持续对牡蛎礁的生长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监测与研究。这些实践与研究成果不仅支持当地牡蛎种质资源的养护工作,促进滩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将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
三门牡蛎礁生长状况良好。摄影:刘青/TNC
牡蛎礁系列科普文章
为推动国内各界对牡蛎礁资源的关注,TNC推出了“拯救牡蛎礁系列”文章,分别介绍全球牡蛎礁退化危机、国内牡蛎礁现状、牡蛎礁修复案例、牡蛎礁修复技术和牡蛎礁监测方法。系列文章内容共7期,各期文章阅读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