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碳中和” 自然沙龙活动顺利召开

  • 日期:2022.04.21


 

4月7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提供技术指导、上海美国商会主办的自然沙龙活动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碳中和”。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贝恩咨询、普华永道、慕软、可口可乐、晨星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共聚云端,解读国内碳中和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和机遇,探讨创新途径以及企业在制定或实施碳中和战略中的经验与教训等内容。来自企业、智库和国际组织超过100位观众参与本次活动。

上海美国商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责任主管Richard Brubaker

 

上海美国商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责任主管Richard Brubaker首先致辞。他鼓励更多企业关注在实现碳中和之路上的举措与挑战,也期待在此次沙龙中和与会嘉宾对此展开富有成效的讨论。


 

TNC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马晋红


在开幕致辞中,TNC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马晋红女士介绍了TNC牵头发起自然沙龙的目标与使命。马晋红女士表示,希望与企业特别是依赖淡水、农田、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企业携手,共同推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等重要的战略议题,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进行创新,实现减污降碳目标,共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TNC倡导的NbS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旨在积极拓展森林、农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依赖自然要素的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共同开展土壤、湿地、水资源等领域的保护措施来抵消企业自身或者供应链相关的排放,同时提升气候韧性、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福祉。

随后,TNC企业事务部副主任霍莉女士主持上半场研讨,嘉宾重点就双碳目标下企业的机遇、创新和企业认知度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彬彬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彬彬博士首先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对企业潜在的影响和机遇进行发言。王彬彬博士回顾了TNC和清华大学气研院过去就NbS领域共同搭建的C+NbS平台的工作。从NbS这一概念的最初内涵到探寻与气候变化领域结合后的新价值,王彬彬博士指出,NbS和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不同语言,但具有共同目标和内涵,这于企业实现双碳目标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王彬彬博士提醒企业应把握NbS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挖掘背后蕴含除碳汇外的更多价值。王彬彬博士鼓励企业在大格局中预见并主动拥抱未来,寻求自身领域和全球大势的新可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企划与信息化部总监吴克辛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企划与信息化部总监吴克辛先生分享了建筑领域对碳中和的认识,解读中建集团在“双碳”战略和实操层面的行动。吴克辛先生谈到中建集团在战略、科研、产业链、业务创新和能源结构方面的举措。战略上,将“双碳”目标列入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并启动“双碳”专项行动。中建集团从投资、开发、设计、采购、建造、运维、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视角制定“双碳”目标和策略,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此外,来自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梅晓丽女士以视频形式分享了中建集团完成的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修复案例。该项目是中建集团通过自然生态方式践行“双碳”目标的代表工程。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席邹娟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可持续发展业务主席邹娟女士分享了企业以及各个行业对于双碳目标的认知现状和可以采取的主要行动。邹娟女士提出,企业在制定碳中和策略时,需先确定自身是用“矛”还是“盾”的战略。对于高耗能企业,如若想采用“盾”的防守型战略,则要满足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于企业碳排放的要求;如若想采用“矛”的进攻型战略,更好标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则可以在实施碳中和的过程中联动消费者并开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谈到具体的减碳行动时,她观察到,企业在范围一至范围三领域会采取不同的举措。对于企业自身运营产生的直接排放(范围一),企业可以了解并投资更多能促使企业在生产时减排的技术。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二),企业首先寻找节能和降碳降耗的做法,对于企业而言,这是节能减排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双赢举措;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找绿色电力的解决方案,如购买绿电、投资新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等。对于范围二以外的间接排放,企业需与自身的供应商进行联动,协同支持自身减碳。企业应当了解范围三内供应商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种类,设定切实可行又符合自身行业地位和契合整体减碳战略的目标。邹娟女士建议,企业在制定减排战略时,要做到“有里子,有面子”:“有里子”即在制定目标时,确保减碳措施切实有效,并且计算减碳成本;“有面子”即对外宣传时,注意与目标的沟通和与利益相关方的解释,做好自身形象的宣传。


普华永道ESG服务部高级合伙人Ivy Kuo带来主旨发言

 

下半场沙龙开始后,首先由普华永道ESG服务部高级合伙人Ivy Kuo女士从生物多样性和ESG的视角做主旨发言。Ivy Kuo女士指出,在全球碳中和大潮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变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能促进向自然受益转型的行动。但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与所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联合国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几乎没有实现,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中生物多样性丧失被确定为第三项风险。目前在公共和私营领域针对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呼声迅速增加。Ivy Kuo女士认为,企业需要首先行动起来,建立战略性思维,明确利益共同体,结合产业链特点提出对企业有意义的倡议。



下半场的专题研讨由Richard Brubaker主持,重点围绕企业ESG指标体系如何与碳中和目标结合开展具体的对话和交流。


晨星Sustainalytics大中华区市场主管朱碧莹


晨星Sustainalytics大中华区市场主管朱碧莹女士认为,企业在碳中和方面的最大压力来自投资者,投资者会根据企业ESG绩效考虑其资产价值。一些投资者也会从供应链角度关注企业开展负责任采购的情况。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也让更多金融机构通过投资行为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落实。目前,中国投资者仍需加强对ESG的认识。更好的融资机会也是推动企业重视ESG的动力之一。绿色债券或绿色贷款等可持续融资工具也获得了更多企业的青睐,并希望在可持续融资工具相关文件的准备过程中凸显企业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现。朱碧莹女士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提升ESG透明度,尤其是对投资者、供应链等利益相关方;第二,提升披露主动性和规范性,不断完善ESG报告;第三,梳理重点,依靠ESG在全球竞争中帮助企业占据优势。


可口可乐大中华和蒙古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总监Oliver Yang


可口可乐大中华和蒙古公司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总监Oliver Yang认为,ESG在国家层面来说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方向,而在地方层面需要做出具体的行动。ESG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有很大差别,ESG更多是报告方面的指标,如何将跨国企业和本土指标进行转化是一个很大挑战,而将客户、政府和投资者等统一联动起来并对投资者产生更加有效的影响是最大的难题。企业和资本市场可以一起梳理出一些目标和战略,让更多人意识到ESG的重要性。技术的发展对ESG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否能够精准把握ESG报告的需求,是技术能否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


慕软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Andreas Reuther

 

慕软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Andreas Reuther先生指出,ESG在中国既是政府当下的要求,同时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长远的目标。需要抓住机会将ESG纳入公司的运营,提升公司效率。目前ESG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必备报告之一,并且在将来可能在审计方面也增加该项目。Andreas Reuther先生认为,ESG的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最后,Richard Brubaker对参会来宾表示感谢并对此次沙龙进行简要总结,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企业了解并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作为创新手段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