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自然资源报关注TNC一年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亮点

  • 日期:2022.02.16
  • |
  • 来源:TNC

国内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关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理念与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高度一致,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新思想。2月9日,《中国自然资源报》3版(生态)整版发布报道《一起守护自然》,聚焦“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员们一年来的工作亮点。其中,文章提到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的研究,以及在河南丹江、内蒙古巴林左旗、云南等地开展的相关实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TNC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的情况。

在“解锁自然之力”部分,文章写道,为了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中国TNC携手政府智库、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通过开展政策研究、实地示范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工作,全面解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核心价值。中国TNC河南项目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理念出发,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基础,通过技术示范,探索适合当地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目前,中国TNC已协助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复6000亩退化湿地,协助加强管护能力,合作建设总面积1500多亩受损生态系统(森林和湿地)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园区,并与河南省林业局、河南丹江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合作建设绿色农业技术示范区。同时,中国TNC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合作,全面分析了造林、森林管理、农田养分管理等三个重要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路径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测算了潜力总量和成本,为政策制定和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各地的项目实践,中国TNC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视角撰写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践、云南滇金丝猴全境保护案例,并分别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中国TNC河南丹江项目人员正在开展坡耕地径流监测。杜卿/TNC摄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中国TNC依托系统修复工程经验,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从中总结的“水源涵养、集雨截流、旱作节水、提高水资源生产力”“水四步”模式已被认可并推广,其中旱作农业推广8万余亩,当地社区自行推广超过3万亩。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自然保护协会依托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干旱区半干旱区退化土地修复的系统修复工程方案。

在云南,中国TNC将人工智能用于滇金丝猴保护。中国TNC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众安保险合作,开展猴脸AI识别、滇金丝猴自然中心教育、滇金丝猴巡护员公益赠险、滇猴友好社区产品等项目;同时,完成了1.6万平方公里滇金丝猴潜在适宜栖息地的初筛,在云岭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龙马山165平方公里区域完成了无人机航拍监测和空间分析。

在“加强能力建设”部分,文章介绍,2021年中国TNC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州分局等多个伙伴单位联合成立了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共同开展科学巡护联合监测、栖息地修复与廊道建设、保护地网络建设、信息库建设、友好社区共建、科普宣教体系建设、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协会在都江堰持续开展龙溪—虹口保护区外围栖息地监测,选定100亩大熊猫潜在栖息地作为修复示范,支持当地社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修复。

在“合作研讨探路”部分,文章表示,为将国际通用的保护行动规划方法应用于当前保护地规划管理,2021年,中国TNC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合作启动了《保护行动规划应用与实践》指南开发工作,希望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进程中,将国际通用的保护行动规划方法在保护地规划和适应性管理中进行本土化改进。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公益伙伴们争相登场,提升政策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共同成长。其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与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生态文明论坛之“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分论坛,来自国际组织、国家部委、地方代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和学会等相关单位100余人参会。TNC全球首席执行官詹妮弗·莫里斯、全球首席对外事务官琳·斯嘉丽分别通过视频的方式,分享了TNC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和全球实践案例。

自然资源部官方微信账号同时对本文进行了推送,链接:《瞅瞅,伙伴们过去一年在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中干了啥》

 

“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

2020年10月,自然资源部联合11家公益组织共同发起“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自然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

“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为非实体、非营利性的议事协调机制,首批成员单位包括11家公益组织和4家自然资源部属宣传单位。分别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保护国际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深圳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中国绿色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