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共筑韧性防线 应对气候挑战——海岸带生态减灾研讨会成功举办

  • 日期:2024.12.24
  • |
  • 来源:TNC

研讨会线下参会人员合照 | 图源:TNC


为促进海岸带栖息地生态修复与减灾防灾的协同增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于12月9日在上海举办海岸带生态减灾研讨会,来自河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海洋地质调查院、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研究学者和海洋工程师参会研讨。


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风暴潮、海浪、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海岸带栖息地,如红树林、盐沼、牡蛎礁等,不仅能消浪缓流,减少岸线侵蚀,还能发挥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近年来,在海岸带防护设施的提升与建设中融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形成更具气候韧性的海岸带防护屏障,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要求。2020年发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海岸带的主攻方向中强调“促进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提高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深圳沿岸的牡蛎礁 | 拍摄:刘青/TNC


然而,如何有效融合灰绿基础设施的设计,以更好地发挥NbS在提升海岸带韧性中的作用,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因此,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从事海岸带栖息地修复、海岸带水动力学及海洋工程设计等方向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牡蛎礁、盐沼及红树林生态减灾领域的研究现状、工程实践进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减灾的科学决策、技术创新与有效实施。


在会议开场环节,TNC中国项目保护战略与气候适应总监王月提到,实现NbS在岸线防护中的有效应用,涉及跨领域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融合,促进生态学、工程学、水动力学等领域专家们的知识融合十分重要。


王月进行会议开场介绍 | 拍摄:张薰予/TNC


会议主题一:

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减灾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上午的报告环节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与海岛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勇华正高级工程师主持。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与海岛研究中心的孙丽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陶爱峰教授、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彭逸生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牡蛎礁生态减灾修复手册分享》《基于实验分析的牡蛎礁减浪研究进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海岸防护与蓝碳、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博奕》的报告。


谭勇华正高级工程师主持上午的专家报告 | 拍摄:吴婧彬/TNC


报告中,孙丽高级工程师不仅分享了自然资源部今年11月发布的《牡蛎礁生态减灾修复手册》的具体内容,而且对我国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工程的发展背景、指导性技术标准或手册、工程实施进展、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介绍。


孙丽高级工程师分享 | 拍摄:张薰予/TNC


为指导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其生态与减灾效益的协同发挥,自然资源部组织有关单位,基于国内外在海岸带栖息地修复与减灾效益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开展了盐沼、牡蛎礁、海草床、砂质岸线等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及修复手册的编制工作,并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4年11月发布。其中,TNC作为编制单位之一,参与了《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第6部分:牡蛎礁》《牡蛎礁生态减灾修复手册》的编写。(下载链接见文末)


陶爱峰教授重点分享了牡蛎密度、相对礁体淹没度、相对礁顶宽度对城堡状牡蛎礁波浪衰减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布拉格共振理论,提出了兼顾消浪与生态考量的城堡状牡蛎礁优化布局型式。


陶爱峰教授在报告后的问答环节与参会人交流 | 拍摄:张薰予/TNC


彭逸生副教授分享了不同红树林物种(如秋茄、无瓣海桑)生态修复后的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特点、生物多样性影响以及应对风浪冲击的适应机制;并从恢复红树林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红树林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及提升建议。


彭逸生副教授作线上分享,并在问答环节与参会人交流 | 拍摄:张薰予/TNC


讨论环节由TNC中国项目气候韧性经理刘青主持,与会专家就海岸带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及减灾效益量化研究的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与会专家提到当前栖息地的修复面临着修复空间不足、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经济成本等方面的挑战;有关其减灾效益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模型与监测技术上是成熟的,但存在缺乏数据与实地研究验证等挑战;并强调在开展栖息地规模化修复前,需要充分了解栖息地的适宜生长需求与拟修复区的潮位、水体盐度、水动力与底质等条件,要重视前期的可行性评估。


讨论环节现场 | 拍摄:吴婧彬/TNC


会议主题二:

海岸带生态减灾的工程实践与挑战


下午的报告环节由孙丽高级工程师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秀珍研究员彭忠教授、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所长田鹏正高级工程师、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陈勇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题为《互花米草治理背景下的潮滩侵蚀与应对策略》《植被-水沙相互作用机制及海岸生态堤防技术》《粉砂淤泥质海岸生态防护技术探讨——以江苏射阳侵蚀海岸为例》《绿色柔性防洪潮安全屏障研究》的报告。


其中,李秀珍研究员介绍了不同盐沼群落(海三棱藨草、芦苇、互花米草)的消浪与捕沙功能差异,并结合不同盐沼物种的生长特质,建议互花米草的治理需要基于海岸带的水动力类型(侵蚀型、淤积型)、高程和盐度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


李秀珍研究员分享 | 拍摄:吴婧彬/TNC


彭忠教授基于课题组的实地观测和水槽试验,深入阐释了植被作用下波浪的非线性演变机制,并系统性分享了植被-水沙相互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详细解读了这些研究成果如何为生态堤防的因地制宜设计、风险评估和生态化达标评价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彭忠教授在报告后的问答环节与参会人员交流 | 拍摄:吴婧彬/TNC


田鹏正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其团队基于江苏射阳海岸带特点、侵蚀现状及原因,所设计的射阳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方案及其实施后的防护和生态效果,并指出对于粉砂淤泥质海岸的防护关键在于先护滩再护岸。


田鹏正高级工程师分享 | 拍摄:吴婧彬/TNC


陈勇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其团队采用“利用自然力量、顺应自然选择、效仿自然形态的绿色柔性安全屏障”理念,通过植物消浪、子堤消浪、雨洪调蓄的策略,为广州市大角山海滨公园设计的防潮堤防提升方案。


陈勇高级工程师分享 | 拍摄:吴婧彬/TNC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海堤生态化的技术、可行性评估、方案设计、资金等方面的现状与挑战进行了交流讨论。与会专家指出,海堤建设及其生态化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为需要科学研究、国土规划、工程设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沟通与协同;也建议因地制宜的考虑防潮与防浪的分治;最后也提到海堤生态化建设的评估机制完善和多元的资金机制创新在提高海堤生态化建设成效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促进作用。


广东沿岸的红树林栖息地 | 拍摄:刘青/TNC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灾害认识的不断加深,NbS将在海岸带减灾防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海岸带生态减灾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个知识分享与深入交流的平台。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我们,汇聚多方力量,携手合作,共同促进知识空缺的填补、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的健全、管理与资金机制的创新,为有效设计与实施具备气候适应性及多重效益的海岸带减灾防灾基础设施提供坚实的支持。


链接:http://www.scsio.cas.cn/gczx/xzzx_197139/xgxyjszlk/st/202309/P020230921652878576312.pdf

链接:http://www.scsio.cas.cn/gczx/xzzx_197139/xgxyjszlk/st/202309/P02https://www.nmhms.org.cn/static/upload/file/20241127/1732675056293594708.pdf02309216528785763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