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重视牡蛎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召开

  • 日期:2023.09.02
  • |
  • 来源:TNC

深圳市前海湾有牡蛎附着的岸线 | 图源:TNC


牡蛎礁,这一种令人惊叹的栖息地,不仅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例如配合海堤等灰色基础设施构成生态岸线,抵御风暴灾害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亲近自然、了解海洋提供重要渠道。为扭转牡蛎礁的退化趋势,全球多个地区的海洋保护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多方社会力量正在开展大量的修复研究与实践行动。


在我国,相较于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湿地等其他海岸带栖息地类型,影响牡蛎礁生长发育的因素、牡蛎礁带来的在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减灾、渔业资源等方面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相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开展。


研讨会嘉宾合影 | 图源:TNC


8月24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主办、深圳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协办的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广东深圳召开。来自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马里兰大学、香港大学与TNC国际团队等18家科研单位、自然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保护与修复实践单位的人员参会,共同围绕牡蛎礁栖息地的分布调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修复技术与实践三个主题进行知识分享与交流,旨在促进社会各界对牡蛎礁栖息地的广泛认识,以及对国内牡蛎礁保护与修复的科研投入,从而为我国牡蛎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化行动提供基础。


开场致辞


研讨会现场 | 图源:TNC


TNC中国首席保护官王会东先生在开场致辞时指出,过去几年,TNC中国在牡蛎礁栖息地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比如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建议与指导下,联合多位专家学者撰写了《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并于去年世界海洋日正式发布。红树林、海草床这些海岸带栖息地受到大家比较多的关注,我们呼吁社会各界也关注牡蛎礁栖息地的生态重要性,并希望因地制宜地把牡蛎礁与红树林等其他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结合在一起,形成生态结构更加完整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发挥岸线防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等综合效应,共同提升深圳和其他沿海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这是我们在深圳启动韧性城市项目并希望该项目贡献给大湾区这样一个韧性区域的初衷。


王会东先生 | 图源:TNC


王会东先生表示,希望在今后几年,TNC中国深圳项目的工作能够产生一些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案例,贡献给气候变化适应方面国家层面的政策参考,并成为地方层面的示范案例。今天的会议在未来的重要性会逐渐体现,希望今后不断得到各位专家的帮助与指导,将牡蛎礁与红树林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在建设与提升深圳城市韧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主题一

牡蛎礁栖息地的分布调查研究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敬怀TNC香港项目保护项目高级经理Marine Thomas女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肖述先后发言。


张敬怀正高级工程师 | 图源:TNC


张敬怀正高级工程师的发言题目是《广东省海岸带牡蛎礁分布及礁栖生物多样性》。他负责的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领域专项科学考察项目通过对广东省沿岸分布的牡蛎礁的初步调查,对南海近岸牡蛎礁的分布状态、礁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发现,具体的研究成果正在系统地整理中。他认为目前广东近海牡蛎礁仍面临生态资源现状了解不充分(特别是广东海岛和近岸水下)、成礁原理和机制不清等基础科学问题,将制约牡蛎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需要展开更为深入的基础调查与研究,并实施长期的跟踪监测与评估。同时,也指出当前对牡蛎礁生态系统的科普宣传工作也存在不足,社会普遍缺乏对牡蛎礁的生态功能的认识。


Marine Thomas女士 | 图源:TNC


Marine Thomas女士带来题为《寻找珠江口失落的宝藏,重新发现牡蛎礁的历史意义》的主旨报告。她指出,珠三角地区曾经有大量的天然牡蛎礁存在,但是现在多数已经退化消失。她从收集的历史材料里分析了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从唐代开始到近现代用于烧制石灰和食物的过度开采;二是农业的围垦和工业的填海,导致自然岸线退化。


肖述副研究员 | 图源:TNC


肖述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珠江三角洲大湾区牡蛎分布及牡蛎礁时空演变》。他表示,对牡蛎礁修复工作来说,首先要弄清牡蛎礁的历史分布,继而研究牡蛎礁退化的原因,才能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修复。如果是因为生境破坏,需要生境重塑或者生境修复;如果是资源缺乏型的牡蛎礁退化,需要人工补充生物资源量;如果是生物病害导致的礁体退化,需要进行良种抗病选育,加强牡蛎的抵抗力。


主题二

牡蛎礁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与修复研究和实践


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TNC全球海洋团队海洋修复高级科学家Boze Hancock博士马里兰大学Jeffrey Cornwell教授TNC澳大利亚项目海洋修复负责人Simon Branigan先后发言。


Boze Hancock博士 | 图源:TNC


Boze Hancock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连接渔业与栖息地》。他不仅介绍了牡蛎礁栖息地的过滤水体、保护岸线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且重点介绍了牡蛎礁渔类增殖效益的量化评估方法,并分享近年所开展的牡蛎礁、海草床与盐沼栖息地的渔类增殖效益量化与对比研究结果,指出这些数据能让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保护与修复这些结构性栖息地的价值所在。


Jeffrey Cornwell教授 | 图源:TNC


Jeffrey Cornwell教授带来《切萨皮克湾牡蛎礁修复与反硝化作用量化研究:科学与管理考量》的报告。他对与牡蛎有关的N、P营养物削减过程,以及已发表的牡蛎礁反硝化作用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总体性介绍,随后基于多年的牡蛎群落的反硝化作用研究数据,指出除了牡蛎礁产生的生物沉积,牡蛎礁上所附生的生物群落在反硝化作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他也分享了这些牡蛎脱氮数据如何为切萨皮克湾的N、P营养物移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持。


Simon Branigan先生 | 图源:TNC


Simon Branigan先生的发言题目是《修复澳大利亚失去的贝类礁体》。他结合澳大利亚的贝类礁体规模化修复经验,对贝类礁体修复的前期准备(如规划、目标设定、可行性研究)、修复设计(如策略方法、选址、礁体构建、育苗)、修复实施与后期监测和宣传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同时强调了三阶段方法在牡蛎礁修复中的重要性,即先试点研究、再扩大到所在位点的规模、最后再将修复范围扩大至区域规模。


下午的短报告环节香港大学副教授Bayden RussellTNC 澳大利亚项目昆士兰州海洋项目协调员Megan Connell女士先后发言。


Bayden Russell副教授 | 图源:TNC


Bayden Russell副教授分享了在香港的牡蛎礁栖息地研究与经验教训,包括设立多位点开展多年的牡蛎礁栖息地基线调查以及AI识别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探索、牡蛎礁水体过滤与生物多样性提升功能的量化研究等。


Megan Connell女士 | 图源:TNC


Megan Connell女士则从公民参与的角度,介绍了位于努萨(Noosa)河的牡蛎礁修复项目的主要经验,包括牡蛎苗圃、“牡蛎猎人”等公民科学家项目。


圆桌讨论现场 | 图源:TNC


此外,在专家报告环节后,会议还邀请报告嘉宾与领域内的多位专家围绕协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各地修复实践中的挑战与前沿技术等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其他参会嘉宾也与圆桌嘉宾进行了互动问答。其中,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祎也分享了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开展潮下带牡蛎礁调查评估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技术手段与面临的挑战。


闭幕总结


王月女士 | 图源:TNC


在研讨会的最后,TNC中国项目战略与规划总监王月女士做总结发言时指出,牡蛎礁栖息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给忽略了,多数人只了解牡蛎是美味的海鲜,却忽略了它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的另一面。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圳所在的珠江口区域,曾经分布着规模化的牡蛎礁栖息地,至今依然是支撑广东牡蛎养殖业的重要牡蛎产苗区之一,不管是从生态、经济以及文化方面,这里的牡蛎礁保护与修复都有着很强的潜力,希望此次会议交流为大湾区牡蛎礁重获生机打下基础。





牡蛎又被称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或“基石物种”(keystone species)之一。牡蛎礁栖息地保护和修复是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从政策、科研、资金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作为。TNC在牡蛎礁保护和修复领域耕耘了20多年,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保护和修复研究与实践。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共同保护与修复牡蛎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