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脱贫 | 生态保护修复 助力乡村振兴
- 日期:2021.03.15
- |
- 来源:TNC
我国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同时处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区高度重合。在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脱贫与生态保护“共赢”的新路,是绿色发展的关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作为一家从事自然保护的机构,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内蒙古项目亦参与其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农田 | 摄影:单良/TNC
左:“深度贫困村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捐资签约仪式”现场 | 摄影:单良/TNC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方案
沙里河源头 | 摄影:林阔成/TNC
主要策略:“水四步”
——以水为主线联结生态修复与农业生产
-
水源涵养:通过植被恢复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截流雨水,提高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 -
集雨截流:通过谷坊、水平沟、鱼鳞坑等沟头防护与沟道生物治理措施将雨水尽可能地汇集截流为现地所用。 -
旱作节水:旱作是引入集成的新技术在不进行任何灌溉,只利用天然降水的情况下获得丰产稳产;节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
提高水资源生产力:单位用水生产更多的食物,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计水平及更大的生态效益。
生物谷坊集雨截流 | 图源:TNC
促进参与,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田间培训与观摩 | 图源:TNC
“六四制”
“活树奖”
“配比补偿”
逐步富裕,技术保障带动农户增收
旱作谷子与藜麦 | 摄影:林阔成/TNC
相辅相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
深度贫困村示范村西沟村 | 摄影:林阔成/TNC
总 结
全覆膜旱作谷子示范田 | 摄影:林阔成/TNC
-
“促进参与”: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新技术应用,并在基层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农牧户应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生产,进行产业升级; -
“逐步富裕”:让所有参与者受益,自主推广的同时使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
“相辅相成”: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让广大生产者积极参与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同时自觉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与维护中。
“保护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中国TNC内蒙古项目通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贡献了经验与智慧,助力书写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