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四川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成立 实施七大守护行动

  • 日期:2021.03.19
  • |
  • 来源:TNC

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成立 | 摄影:张小全/TNC


2021年3月18日,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四川德阳召开,宣布成立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发表倡议宣言七大战略行动,以推动大熊猫小种群科学保护与发展,提升野外大熊猫种群生存力。


倡议宣言

同心协力,守护大熊猫小种群!


七大战略行动

  1. 大熊猫小种群科学巡护监测联合战略行动

  2. 大熊猫小种群栖息地修复与廊道建设

  3. 大熊猫小种群保护地网络建设

  4. 大熊猫小种群信息库建设

  5. 大熊猫国家公园友好社区共建

  6.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体系建设

  7. 大熊猫国家公园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


联盟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作指导,首批成员单位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州等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以及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千佛山、宝顶沟等管理总站,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提供技术支撑。

大熊猫小种群保护联盟的成立将致力于推动大熊猫小种群的科学保护与发展,以维护大熊猫基因库完整性为核心,推动大熊猫小种群科学监测、栖息地修复、廊道建设、周边社区和公众参与保护和发展,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


摄影:李建瑜 /TNC


大熊猫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和秦岭6大山系。岷山山系野生大熊猫分为九顶山、虎牙、黑河、大录、摩天岭、九寨-白马等6个局域种群。其中,九顶山小种群主要分布在茂县至北川公路南侧至其西部的岷江河道之间的区域,涉及什邡、绵竹、都江堰、彭州、茂县、汶川、安州区等地。由于自然灾害、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严重。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九顶山小种群栖息地的损毁最为严重。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九顶山小种群只有35只野生大熊猫。


野生大熊猫交流廊道是大熊猫自由交流的重要区域。土地岭大熊猫交流廊道连接九顶山、宝顶沟、千佛山等栖息地,是九顶山小种群与岷山山系最大的虎牙种群交流的关键地带。虎牙种群与九顶山各小种群栖息地之间最短的直线距离为8.37公里。加强栖息地修复和交流廊道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保护发展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的务实举措。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主办,由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承办,同时得到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基金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


摄影:李建瑜 /TNC


四川德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罗文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代表和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副局长张绍军分别致辞。张绍军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举办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对通过大熊猫小种群保护策略研讨,探索分局之间的联合保护,社会保护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机制,寻求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下破解大熊猫保护难题,为大熊猫小种群保护和发展寄予期望。


签约现场 | 摄影:李建瑜 /TNC


在共同见证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与四川省大熊猫科学院、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大熊猫小种群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分局间联合保护工作机制。

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州四个管理分局及其所辖管护总站,四川大学,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基金会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