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中国湿地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潜力分析》项目结题

  • 日期:2024.01.04

结题会现场 | 摄影:贾玥/TNC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地、沼泽地、泥炭地、滩涂等多种类型。湿地被认为是重要的天然“储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遏制沼泽和滨海湿地退化趋势、恢复退化湿地和保护泥炭地是提升湿地碳汇的重要途径。


2023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湿地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潜力分析》项目结题会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京办公室召开。此项目于2022年10月底由TNC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共同启动,旨在评价未来中国内陆沼泽和滨海湿地的温室气体增汇减排潜力,为我国湿地减排增汇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持。TNC中国项目以及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专家出席项目结题会。


张骁栋作结题汇报 | 摄影:贾玥/TNC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骁栋博士代表课题组汇报了主要成果,朱建华、康晓明研究员介绍了项目背景、执行过程及后续工作等相关内容。据介绍,该项目对于中国内陆沼泽湿地、滨海湿地和泥炭地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展开现状研究,并基于基线、现状和增强三种情景假设预测未来2020-2060湿地碳储量和碳汇及甲烷排放的变化趋势,发现至2060年通过湿地保护和恢复可使中国湿地碳汇潜力提升15%-20%,并得出“新增和恢复退化的滨海湿地可高效提升湿地碳汇,遏制沼泽湿地退化是维持湿地碳汇稳定的重要途径,对泥炭地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可避免土壤有机碳流失,以及量化退化湿地恢复的增汇潜力并加强长期效应监测”等研究结论。


在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展开评议,认为该项目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对于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概念、研究方法、论证逻辑、数据来源以及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点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


通过对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的碳计量和监测,可使湿地保护和修复类碳汇项目进入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提升湿地类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可持续性。